各学院及相关部门:
为进一步加强本科学生学业管理,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业问题,提升学习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,根据《广东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业预警制度》(以下简称“制度”)的相关要求,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学业预警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明确《制度》实施要点
(一)学业预警适用范围。
实施学业预警的适用范围及对象为全体在校本科生,主要针对以下情形的学生:
1.考勤预警。学生无故旷课累计接近或达到一定时数,及时给予预警,并告知连续旷课的后果。
2.成绩预警。一学年(期)内出现有不及格课程超过一定数量者,应给予预警,并告知将会出现的后果。
(二)学业预警等级划分及措施
根据学生学业问题的严重程度,将预警划分为三个等级:
1.黄色预警,学生在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达10学时及以上或必修课不及格课程门数累计达到2门及以上,给学生下达《广东医科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通知单》。
2.橙色预警,学生在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达18学时及以上或必修课不及格课程门数累计达到3门及以上。与学生谈话,进行警示教育;知会学生后,向家长发出《广东医科大学学生学业预警家长通知单》,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。
3.红色预警,学生在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达32学时及以上或必修课不及格课程门数累计达到4门及以上;给学生下达《广东医科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通知单》,与学生谈话,进行警示教育;知会学生后,向家长发出《广东医科大学学生学业预警家长通知单》,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,并邀请家长来校就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面谈,并邀请家长来校就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面谈,若家长来校不便则至少保证每学期两次以上的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。
二、强化学业预警的工作流程
(一)预警信息的收集与核实。各学院应在每学期末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信息,并对不及格课程及未按照教育计划修读课程、GPA等数据进行核实,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。
(二)预警名单的确定与公示。学校教务部根据核实后的数据,确定学业预警名单,并将名单反馈至各学院。各学院应通过适当方式通知学生本人,并做好隐私保护工作。
(三)预警通知与谈话教育。各学院应在收到预警名单后,及时与学生进行谈话,分析学业问题的原因,提出改进建议,并签领《学业预警通知单》。
(四)帮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。针对不同级别的学业预警,学院应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,包括但不限于:安排导师或辅导员进行一对一指导;提供学业辅导课程或学习资源;定期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。
(五)后续跟踪与反馈。各学院应对接受学业预警的学生进行持续跟踪管理,定期评估和总结帮扶措施的实施效果,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报送教务部备案。每学年,各学院须向教务部提交学业预警工作总结报告,报告内容应包括学业预警的实施情况、干预措施及其成效、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改进建议。
三、加强学业预警的宣传与教育
各学院应通过新生入学教育、班会、讲座等形式,向学生宣传学业预警制度的重要性和相关规定,增强学生的学业责任意识。鼓励学生主动关注自身学业情况,及时寻求帮助,避免因学业问题影响正常学习和毕业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提高思想认识。学业预警工作是本科教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,各学院要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出发,充分认识学业预警工作的意义,做到思想重视、行动落实。
(二)细化规章制度。各学院应结合我校《本科学生学业预警制度》和本通知要求,完善学院内部实施细则,明确责任部门及具体人员职能,保证学业预警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(三)加强过程管理。学业预警工作不仅是识别问题,更要注重日常干预与过程管理。各学院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确保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,做到预警有据、干预有效。
(四)注重沟通教育。学业预警的实施应以帮助学生为根本目的,坚持教育引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,避免单纯追求数据或将预警变成标签化操作,努力营造积极、理解、互助的预警工作氛围。
(五)强化家校联动。各学院应重视家校协作,通过定期通知或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业状况,建立家校协作机制,形成合力支持学生解决学业问题。
学工部(就业指导中心) 教务部(招生办公室)
2024年11月29日